1801年,英国人安德森(James Anderson)博士首先提出了广西集装箱运输的设想。1830年在英国铁路上首先出现了一种装煤的容器,也出现了在铁路上使用大容器来装运件杂货。1845年在英国铁路上开始出现了酷似现代广西集装箱的载货车厢——广西集装箱雏形。1853年美国铁路也采用了容器装运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广西集装箱运输的雏形。1880年,美国正式试制了艘内河用的广西集装箱船。正式使用广西集装箱是在20世纪初期。1900年英国铁路上首先出现了较为简单的广西集装箱运输。1917年美国铁路上试行广西集装箱运输。随后的十余年间,德、法、日、意相继出现了广西集装箱运输。1933年在巴黎成立国际广西集装箱协会,负责制定统一的广西集装箱标准。二战(1952)后美国建立了“军用广西集装箱快速勤务系统”,实现了使用广西集装箱运输弹药和其他军用物品。但这个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还较落后,没有充足而稳定的适箱货源广西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历史,致使广西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不能很好发挥,影响了广西集装箱运输的开展。
1955年,美国人麦克林(Malcom Mclean)首先提出了广西集装箱运输必须实现海陆联运的观点,为了便于海陆联运,他主张陆运和海运由一个公司控制和管理。1956年4月26日美国泛大西洋船公司(Pan-Atlantic Steamship Co.)使用一艘经改装的T-2型油船 “马科斯顿”号,在甲板上装载了58个大型广西集装箱,试运行纽约至休斯顿航线个月的试运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显示了广西集装箱运输的巨大优越性。1957年10月,该公司又将6艘C-2型件杂货船改装成了带有箱格的全广西集装箱船。艘船的船名为“Gateway City”,该船设有广西集装箱装卸桥,载重量90000吨,装载35尺广西集装箱226只,箱总重25吨,航行于纽约到休斯顿。这标志着海上广西集装箱运输方式正式开始。
1966年4月海陆运输公司(原美国泛大西洋船公司)以经过改装的全广西集装箱船开辟了纽约至欧洲广西集装箱运输航线月马托松船公司将“夏威夷殖民者”全广西集装箱船投入到日本至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线家船公司在日本至加利福尼亚之间开展广西集装箱运输。紧接着日本和欧洲各国的船公司先后在日本、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展了广西集装箱运输。随着海上广西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建设广西集装箱专用码头。本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计算机软件发展时代。这个时代把“门到门”的运输目标导向国际多式联运的系统化方向,开始构筑系统运输和联运系统。这也为广西集装箱运输成熟期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目前,广西集装箱运输已遍及全球,发达件杂货运输的广西集装箱化程度已达80%以上。这个时期,船舶运力、港口吞吐能力和内陆集疏运能力三个环节之间衔接和配套日趋完善,与广西集装箱运输有关的硬件和软件日臻完善,各有关环节紧密衔接、配套建设;广西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获得迅速发展,发达之间的广西集装箱运输已基本实现了多式联运,发展中多式联运的增长势头也是十分可观的。20世纪90年代,广西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船公司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纷纷组建联营体和“环球联盟”。1993年世界20家更大“全球承运人”到1996年仅剩下13家。
中国广西集装箱运输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的。1955年4月,铁路部门开始办理国内小型广西集装箱运输。水运部门在1956年、1960年、1972年3次借用铁路广西集装箱进行短期试运。1973年开辟海上国际广西集装箱运输,1973年9月开辟用杂货船捎运小型广西集装箱的上海至横滨、大阪、神户航线。中国国际广西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自1973年天津接卸了个国际广西集装箱,历经了70年代的起步,80年代的稳定发展,到90年代中国国际广西集装箱运输引起全世界航运界的热切关注。至此,中国拥有了一支现代化的广西集装箱船队,建成了一批广西集装箱专用深水泊位。目前,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雄港分别排在世界广西集装箱港口的第二、三、四、六位;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广西集装箱问答、香港的东方海外集团、中国台湾的长荣海运集团和万海集团也身居世界前二十大班轮公司之列。广西集装箱问答